查看原文
其他

《五胡史纲》:赵丕承先生历时30载撰写的我国首部五胡十六国专史!

三秦出版社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2023-09-19
“ 

《五胡史纲》是赵丕承先生历时30年撰写的一部五胡十六国专史,此作填补了史籍的阙如,也填补了我国五胡十六国时期断代史研究上的一段空白。本书记述共涉及五胡十六国时期22个共存或兴替的政权,内容极为详尽,大部分研究成果是过去所没有的。





01

本书概况



《五胡史纲》


作者:赵丕承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装帧:精装

定价:680.00元(全五册)

ISBN:978-7-5518-1524-6



作者简介

赵丕承(1917~2003),祖籍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台北商学院教授。其一生主要研究领域是魏晋南北朝史。他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就是花费30年的时间,广泛搜集海内外文献资料,撰成《五胡史纲》。其主要代表作有:《海天孤愤》(又名《屈原》,1967年在台湾出版)、《五胡史纲》(2000年在台湾出版)等。


内容简介

《五胡史纲》110余万字,是作者历30年时间撰写的一部五胡十六国专史,此作填补了史籍的阙如,也填补了我国五胡十六国时期断代史研究上的一段空白。本书记述共涉及五胡十六国时期22个共存或兴替的政权,内容极为详尽,大部分研究成果是过去所没有的。

五胡是概指传统说法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公元304年氐部落酋长李雄占领四川成都建立“成汉”,这是五胡建国的开始。到公元440年北魏翦灭诸胡独霸北中国,史家称他们为“北朝”,历史学家大都认为“五胡”的时代到此结束了。而本书作者则认为应该到隋代北周才算是“五胡史”结束,因为北朝的西魏、东魏、北齐、北周都还是胡人所治的政权。

从我国传统史籍上看,每一朝代都有其专史,唯独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专史。今天能见到的《四部备要》中北魏崔鸿编纂的《十六国春秋》只有十卷行世,已经简略得无以复加,绝非隋唐记载版本(《隋唐·经籍志》记载为一百卷,《旧唐书·经籍志》记载为一百二十卷)。唐李延寿的《北史》是从北魏拓跋珪写起,在此之前的十六国的历史史实,在当时战乱频仍,互相攻伐,骤兴速亡的时代状况下,各国国史或来不及编,或被禁止,或被消毁,十不存一,其很多史料都是零星地散记在其他史籍之中。而这一百三十多年(304—439)却是我们中华民族成长过程非常值得重视的一段时期。

本书记载自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氐族李雄建立成汉始,至隋文帝杨坚代北周(公元581年)止,历时277年。本书作者把历来沿袭的五胡十六国增加到22国(实际记述了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后燕、南燕、北燕、后秦、后凉、西秦、南凉、西凉、北凉、胡夏和北魏、北齐、北周、仇池、吐浴浑、突厥等政权),最后终于北周,是故时间也就比传统说法延长了一百多年。其实近代一些史学家亦已指出传统说法十六国不符史实,曾增列至20国,本书列至22国。本书对22国诸国的政治文化、农业经济、兴灭缘由、胡汉互动、民族交融等等详述备至,并附有领土疆域表。可以说,本书是历史的重建,也是史学的新构。

本书2000年在台湾出版后影响很大。本书是王兆国先生通过汪道涵先生邀请作者在大陆出版的项目。因作者是陕西高陵县人,故选择授权家乡的古籍社三秦出版社出版该著。台湾初版印数少今已罕见,本次是在大陆第一次出版。


目录

第一册概说成汉(氐)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冉魏(汉)前燕(鲜卑)前秦(氐)西燕(鲜卑)第二册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汉)后秦(羌)后凉(氐)西秦(鲜卑)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匈奴)胡夏(匈奴)北魏(鲜卑)

拓跋珪时代

拓跋嗣时代

第三册

拓跋焘时代

拓跋濬时代

拓跋弘与拓跋宏时代

元恪时代

元诩时代

第四册西魏北周东魏北齐第五册前突厥后突厥西突厥仇池吐浴浑







02

本书序言


丕承兄终于完成了他的煌煌巨著《五胡史纲》,洋洋洒洒,凡一百余万言,行将出版问世,友朋间得悉,无不为之额手称庆,同声喝彩!笔者多年追随左右,常相过从,部分原稿得以优先拜读。自始至终,对于作者策划经营,立纲建目,谋篇成章,集结出书,耳闻目睹,略有所知。故不揣浅陋,爰述一二,抑或有助读者晓然云尔。我们常诵读古今许多名家不朽之作、经典论著,可也曾想到他们在撰述之时,玄思冥想,全力寻找资料,上穷碧落下黄泉,纵未必都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所说“一把辛酸泪”,但至少“辛勤”二字是可以想象到的。

二三十年前,丕承兄即有志撰写五胡十六国时期诸国专史,以补历史阙如的不足。常与他的好友黎东方教授在台北“粥会”定期聚晤,相值讨论。其时黎教授正在报章发表他的“细说体”历史大作,非常鼓励有志于书的同好,并谓写历史只求一个真实,至于体裁,学术研究自由,不必拘泥。且答应完成后为作一篇长序。然其后岁月倏忽,黎教授退休赴美定居,几年前又不幸仙逝,序文自然成了泡影。人事无常,因缘际会,说来未免遗憾。

丕承兄何以有志于治五胡史?这大概是我们爱好历史的朋友都有的共识。探讨我国历史,自黄帝而下,四五千年来,朝代的隆替,民族的延续,史书的撰写,典籍的记载,可说是十分完备详尽,应有尽有。数量之多,著述之丰,举世无匹。唯独“五胡乱华”这一段史实,却付之阙如。既无诸国专史,更乏史料可证,致使我们读历史,或是研究历史,往往为之大扫其兴,怅然向隅。

在我们华夏民族立国于东亚大陆四五千年的过程中,这悠久的历史长河,自然免不了波涛起伏,兴盛衰败,有光明也有黑暗。其间有三个时期最为混乱。即上古的春秋战国,中古的五胡乱华,近古的五代十国。春秋战国自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2)历时五百年。“五胡乱华”自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匈奴族刘渊与氏族李雄同年建立前赵及成汉两国,至隋文帝杨坚代北周(581),历时二百七十七年(这是根据本书作者把历来沿袭的五胡十六国增加到二十二国,最后终于北周,是故时间也就延长了。其实,近代一些史学家亦已指出十六国不符史实,增列到二十国,所以“五胡乱华”时间计算互有出人)。五代十国自唐哀帝天祐三年(906)朱温篡位建立后梁至北汉广运六年(979)降宋,历时七十二年。这历史上最混乱的三大时期,对整个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影响可说是至深且巨。第一时期最长,表面上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称霸争长,实际则是华夏民族与中原地区内部各个少数民族的大融合,结果形成了单一的主体民族,所谓的蛮夷戎狄都成了历史名词。第二时期则是主体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内外迁徙对流。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纷纷登堂人室,跑到中原境内建国称帝称王。混乱了两百多年,结果是强壮了主体的汉民族,所以才有隋唐帝国的出现。第三时期较短,汉民族更是不辞艰辛,千山万水播迁到南方的海滨和不毛之地的西南,尔后才能移民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综合这混乱的三大时期,当时的人民和社会自是最悲惨最黑暗最痛苦的。但民族和文化却因为大融合获得了新的生机,更茁壮更光明更强大地发展起来。今天我们看世界的几个文明古国,不是已中断衰败,就是已死亡绝灭。唯有我们中华民族和国家岿然独存,永远长青,不能说不是拜这三大时期之赐。

五胡在华所建诸国史,初唐刘知几的《史通》说得较为详细。诸国原都撰有各自的史书,但在战乱频仍,互相攻伐,骤兴速亡的时代状况下,或被禁止,或被销毁,十不存一;仅只有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十卷行世。但《隋书·经籍志》记载为一百卷,《旧唐书·经籍志》记载为一百二十卷,都与刘知几所说有出人,而刘则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评论家。今天我们所看到《四部备要》中的《十六国春秋》,更是简略得无以复加,绝非隋唐记载的版本。但除此之外,说也奇怪,一千多年来竟没有人再写五胡诸国专史。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敬佩丕承兄的宏识与胸怀。二十二国,一百余万字,真正的大手笔1一千多年,多少有名的史学家,不去碰它;多少爱好历史的饱学之士,不专治五胡史。尽管经典的历史巨著一部一部的出现,但对于“五胡乱华,也只是顺带的提一提而已。丕承兄从构思到撰写完毕,花了几乎三十年的时间,半生精力尽瘁于斯。常夜以继日,孤灯独对,埋首案头,一字一字的像蚕吐丝一样,字字可说都是心血啊1

这部《五胡史纲》共记二十二国,极为详尽,大部分研究的成果是过去所没有的。特别是两岸开放后,禁忌消除,祖国大陆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一些新资料容易获得,作者广为搜购参考,所费不赀,使得本书更为充实。例如过去史载突厥没有文字,现在却发现了突厥文的碑碣遗物(见本书附图)。这里讲个小插曲。十多年前笔者借返乡探亲之便,专程去遥远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参拜中华民族老祖宗黄帝的长眠之所黄帝陵,经西安晤见陕西省博物馆馆长王清波教授,谈到少数民族史的问题。王教授又介绍去见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主任周伟洲教授,这是一位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少数民族的权威学者,承赠多种少数民族史的专著以及有关论文。带回来交给丕承兄,他高兴得如获至宝,旋即改正了部分原稿。因此本书资料最新、最完整。诸国史均附有领土疆域表,使我们知道当时建国确切的位置以及首都所在。兼及诸国政治文化、农业经济、兴灭原由、胡汉互动、民族交融等,是历史的重建,也是史学的新构。而最重要的是他的史心、历史观,廓绰恢宏,不蹈窠臼,不趋时尚,历史价值判断,一以国家民族大义为指归。

最后书名的斟酌,也是值得一提的。本书在撰写时,凡有朋友到访或是询及,作者都是答以《五胡乱华史》。因为“五胡乱华”为一历史名词,久为人所习知,睹书名便知所写内容。但近年在完稿之际,各方面意见纷纭,无论旧雨新知,咸以为“乱华”一词不妥,特别是中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最为忌讳。这该怎么说呢?历史过去已经一千多年了,民族之间还存在什么不解的恩怨仇视、华夏夷狄之结?说到这里我想举出两个例子,或与此有关。前几年到祖国大陆观光,陕西汉武帝茂陵旁有霍去病墓,墓前立有马踏匈奴石雕,不过当局挂了个牌子,说明原委,并非有意羞辱匈奴族。看了令人莫知所以。霍去病葬在那里已经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最为活跃,要说屈辱,这石雕早就被砸了,何待今天去挂牌致意?不久前台湾当局应原住民要求,特别修法,可去汉姓复本族原名,结果三十万原住民人口中,复名的仅一百五十几人,约万分之五而已。由此可知当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是任何人回避不了的。今书名虽删去“乱华”二字,但历史的事实却是永远抹杀不掉。

丕承兄的这部巨著,最大的贡献是补了历史的缺口。至于学术价值,将来自有读者公论。自惭才疏学浅,拉杂写来,有负作者厚望,不胜汗颜之至。

赵锤华己卯孟秋敬序于台北养学斋






03

本书自序


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在中华民族成长过程中实有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既使中华民族文化与血统大统一,而且还使北疆领域稳固而统一。

唐宋时代的史家好像不太重视这些,以致把这段历史竟予分化而略之。现在我们只好零捡碎拾地再予整合,其主要意旨是希望今后读者体会下列二者:

一、从五胡人中原的经过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早已深人其 (五胡)领导阶层了。

二、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中心,才是这个国家与人民真正的安全保障。

反省过去,面对现实,真是忧心如焚!徒叹奈何?

提到写这本书,由衷地感谢另列的为本书编撰提供帮助的朋友们,国家图书馆的黄渊泉主任,远在新疆、甘肃考古的董玉翔教授,在北京市的惊涛先生与安守正教授都是缘悭一面,他们都提供了很多没有发表的或已绝版的资料。还有佛学大家吴文成先生、名作家石碌先生、香港名收藏家谭兆璋先生、著名诗人廖书兰女士以及赵锺华、龚同光老师或为作序或配制地图,余者或予校勘、或予修整,都对本书热情支持,尽其所能,笔者对此由衷感激。

赵丕承





04

本书概说


一、先说“胡”字

公元前95年,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匈奴的狐鹿姑单于曾给西汉武帝写一封信,有一段这样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汉书·匈奴传》)这是在“五胡乱华,前四百多年胡人自己给“胡”字下的定义。所以说现在我们无论以“胡”字为任何种族的代名,都没有贱视或仇视之意,因为“胡者,天之骄子也”。公元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八月由于高丽、吐浴浑降附,唐玄宗昭告国人有“天亡骄子,胡运其终”(《册府元龟》)之句,这是汉人对胡族的正统称谓。

二、再说“胡乱”

“胡乱”在中国至少应追溯到三代:夏、商、周以前。这个说法的理由:在历史记载之前的犬戎、匈奴族群的求生活动应该是早此之前就有的。加上烽火台、长城的史迹等都是这个臆测之词的明证。

到西汉武帝刘彻时,汉廷把对胡族群(匈奴)的军事征讨改为分化、和亲的政治手段来以胡制胡。在胡汉战史上可以说是一大贡献。

西汉对匈奴族开放后,南匈奴就以小部落方式逐渐移民塞内。汉廷并移乌桓(鲜卑族的先人)于辽东、上谷等五郡边界,使之监视北方的匈奴族。汉宣帝刘询曾移南匈奴于朔方五郡(河套地带),其目的也是使之监视北匈奴。

东汉时,汉廷又徙西南夷的氏、羌族群于三辅(长安、冯翊、扶风)以实京畿之防。汉迁徙诸胡族群于近畿,对外宣称是便于监视与控制,而实际上则是用当时当地,地大物博、人口稀少的政治敏感地区安置胡族群,利用诸胡族群天性骁勇、工于骑射的传统特长来参与征战,以巩固边防。由于这个诱因,北方的匈奴,西南夷的氏、羌诸族群就先后不断地自动移民塞内。

到三国时代,大小军阀林立,群雄并起,尤其在中国北方。军阀们为争地盘、争兵源,于是尽力争取各胡族群的青壮年来参军。最早的董卓、袁绍、公孙瓒等以及后来的曹操与刘备之战,双方都在尽力争取西南夷的氏、羌、鲜卑(吐浴浑)。曹操曾将氏、羌举族迁往关中与秦川,以防被蜀汉所利用。于是,北方的匈奴族群逐渐向南发展到山西省南部的汾水流域:西方的氏、羌也逐渐深人到陕、甘、川一带。据史书载,当时关中有人口百万,其中胡人居半。胡人的迅速繁衍滋息,相对的汉人离乱率很高,人口大减,胡人渐有喧宾夺主之势。于是,汉胡文化、血统,已经形成大混合了。

“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在中华民族成长过程中占着关键性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说,有了“五胡乱华”这段历史,才有了现在辉煌于世界的中华民族。

三、治史动机

史学先贤曾说:“现在史学界有三种趋势,即信古、疑古及释古。真正的史学家对于史料没有不加以审查而即直信其票面价值的。”

“疑古就是审查史料。释古所做的就是将史料融会贯通。”(冯友兰1937年一月《古史辨》第六册《序》)

从我们传统史乘上看,每一朝代都有其专史,唯独五胡十六国没有专史,有则是散见于其他史中。唐李延寿留下一部《北史》,但也只从北魏拓跋圭写起。在此之前的十六国(泛指成汉、前赵、前凉、冉魏、前燕、后赵、前秦、西燕、后燕、南燕、北燕、后秦、后凉、西秦、南凉、西凉、北凉、胡夏十八国)的求生经过,都是零星分散在他史之中。这一百多年也是中华民族成长过程很值得重视的一段时期,所以才专修五胡史。

四、释古

(1)时间。时间是历史的脉络,古籍以干支纪年、纪日,容易使人模糊。本书在朝代纪年下概以公元注明,读者易于理解。

(2)地名。古史籍中常见一地因时间而异名者,异地而同名者。尤其近年祖国大陆的地理环境地名或区域,变化之大可以说是空前的。本书对此多方考据,多采最近出版的各种参考资料,甚至连古地名之沿革也在稽核之列;务期历史能符合现实。

(3)人名。传统史乘对于帝王只称其帝号而讳其名,对于王公、大人物只道其名而不书姓氏,以示尊敬。本书为使读者一目了然,对于帝王、大人物概以帝号与姓名并陈。

(4)神话可以美化历史,还可以强化统治权力。所以,每个朝代、每一种族都有以神话佐历史或以历史附会神话的事实。本书对于神话一概不录。

(5)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高欢乃是汉人应勿置疑。”而笔者参考三种以上资料证明高欢绝不是汉人。至于其是否鲜卑人尚待稽考。

(6)公元528年尔朱荣发动河阴大屠杀一案,《通鉴》说是他受惑于费穆。《魏书》更加渲染费穆诱说之词。实则尔朱荣在发动河阴大屠杀之前就曾跟他的好友慕容绍宗说过.“洛中人士繁盛,骄奢成俗;不加梦剪终难制驭。”这是早有预谋的明证。

(7)前秦苻坚之败亡,《通鉴》说是“由骤胜而骄故也”。其实统一华夏是前秦的基本国策,统一中国北方是王猛献策之功。而泗水战败乃内奸朱序阵前倒戈所致。说苻坚用人不当则可,所谓“骤胜而骄”之评不切实际。

(8)吐谷浑的“谷”字古音“浴”。《康熙字典》《金壶字考》也说“吐谷浑”应读为“吐浴浑”。可是“谷”字现在读音“gü”已经约定成俗。如单在“吐谷浑”这个名词中把“谷”字摘出来读音“浴”,识者固属可行,而一般人则有不顺口、不习惯之难。所以本书就干脆把“吐谷浑”写成“吐浴浑”以应现实。

(9)关于突厥

东突厥之名自南梁大同十一年(545)、西魏大统十一年始见于史。唐贞观四年(630)三月,东突厥颉利可汗(第十三任)阿史那莫贺咄为唐帝李世民俘虏囚禁于长安;东突厥乃告灭亡。时东突厥的首都在蒙古的于都斤山。

唐贞观十年(636),唐太宗任命东突厥的遗臣阿史那社尔为左骁卫将军。突厥于焉产生复兴运动。

公元640年,唐廷设立“宁朔大使,以保护东突厥的恢复运动。翌年,唐贞观十五年正月,唐廷正式承认阿史那思摩为恢复后第一任大可汗。御帐(首都)设在定襄故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以时间说,前(东)突厥亡后十年方有后突厥的出现(若以林著《突厥研究》为准,前后突厥相距七十五年)。论空间,前突厥的“突厥牙帐,在蒙古的杭爱山,而后突厥的行政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二者相距一千二百余公里。各有各的时间与空间,理应分之为二。现在把这两部分的前部分依史例以“前突厥”名之。唐贞观十五年(641)恢复后的东突厥为“后突厥”。(西突厥仍旧)

突厥族的灭亡,实肇因其历代领导层争权夺利的结果。可是在我们传统史乘上都说是隋朝的“挑拨离间,(引《通鉴》语)之所致。现在看这一句文字实在有伤同胞情。千年往事,何必厚责古人?

关于突厥的文字,史乘多说“突厥无文字”,《周书》以后才有“其书类胡”之说。今承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突厥文字母的形成与碑文”均载本书中,以享读者。

(10)柔然与茹茹

在我们传统史籍中,把柔然这一族的名称又称作蠕蠕、芮芮、茹茹 (大茹茹是柔然自称之词)等。不论其出处与含义如何,都是对柔然一族的称谓。所以本书统以“柔然”称之。

五、宾阳三洞

龙门石窟的宾阳三洞,《魏书》说是元恪为其父母祈福所造。五百年后名家欧阳修竟说是唐”魏王泰为其母长孙皇后所造也”。欧阳修此言一出,一千多年来可以说代有反对声音,只可惜没有确切证据。科学时代来了,谁是?谁非?请看本书“元恪时代”。

六、全书梗概

“五胡”是概指传统说法的“匈奴、鲜卑、羯、氏、羌”。事实上“乱华”不仅只有这五个民族,也不仅只有十六国。

“五胡乱华”自公元304年冬氏族部落酋长李雄占领四川省的成都自称“成都王”;史家称之为“成汉”。这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半年后,西晋封为匈奴族五部大都督的刘渊,在山西省离石县的左国城自封“汉王”,史称“汉赵”。曾盘踞华北。

公元319年,石勒据襄国(河北省邢台县)自封“赵王”。后来历史学家称他是“后赵”。后流窜到长江以北地带,最后盘踞了华北半壁江山。

一年后(320),在中国大西北又出现一个汉人所成立的“前凉”。此后在华北先后出现了史所没有的十六国(前述三个及冉魏、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后凉、北凉、西凉、北燕、胡夏)与北魏。

北魏翦灭诸胡,独霸北中国,迨公元440年,在整个中国领土上只剩下南方汉人传统的“宋”与北方胡人的“魏”两个主权国家。史家又称他们为“南朝”与“北朝”;自然而然的五胡中的拓跋魏也是正统了。历史学家都认为“五胡乱华”的时代到此结束了。而笔者却以为应该谈到隋代北周才算是“乱华”结束;因为“北朝”(包括北魏以后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在内)都还是胡人所治,都还不断地在制造战乱。

“五胡乱华”的初期,他们仅仅是不定期地掠夺财物、牲畜。以后除了财物、牲畜之外又加上掳人,把人掳到他们的基地做奴工、军夫,或当兵。再后来才是扩大地盘,这时才有一些政治理念的发展。

鲜卑族人主中原后,在政治方面,首先是拉拢未及南迁的名门、豪族、地主与寺庙主们来帮他们(鲜卑)统御广大的农民群众。这是他们政治作战的最高指导原则。

至于后来的官制、薪俸制、地方制、赋税制等,都是随时适应前朝遗留下来的传统精神而运作的。

北魏自拓跋珪正式建国(386),到公元493年由政争而分裂为“西魏”与“东魏”。公元550年东魏皇帝元善见禅位给已故大军阀高欢之子高洋,改国号为“北齐”。又七年,史家视为正统的“西魏”,皇帝元廓禅位给已故大军阀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结束了一百七十年的北魏统治。

此时的“南朝”,已历经“宋”“齐”“梁”而为最后一朝的陈霸先所有了。

北魏在一百多年的统治中,经过不断地改革、汉化、迁都之后,政治已经彻头彻尾的官僚化,皇族、贵族以及诸胡族群的生活方式也都已经汉化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消磨殆尽。无数战马变成贵族、官僚们狩猎游戏的娱乐工具了,因而战斗力大大降低。虽然领导阶层的政治野心仍然很强烈,但其作战实力与战斗精神已成强驽之末了,这是汉文化使然。血的文化、泪的文化到了周灭齐、隋代周,这一股历史洪流总算淬励出来了一个雄踞东亚、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







05

精彩文摘


成汉

民族:氐族

建国者:李特。为五胡十六国第一个建国

时间:公元304—347年

疆域:四川省西半部、湖北省西部、甘肃省南部、云南省北部

首都:四川省成都市

历代君王:

景帝李特(302—303)武帝李雄(304—334)哀帝李班(334—334)幽帝李期(334—338)昭文帝李寿(338—343)归义侯李势(343—346)

“成汉”初期(302—337)的国号是“大成”。公元338年李寿做了皇帝把国号改称“汉”。后来的历史家就把这两个国号连称其为“成汉”,表示这个政权的一贯性。

成汉以前的胡乱

早在汉魏时期,由于战争关系,北方的匈奴族与西方的氏、芜,还有

东胡的鲜卑族,已经陆续不断地移民到关内,数量相当可观。这些移民中有些是到处求生的流民,有些是因为战争被裹胁的,还有因服兵役战后退役被安置在关内各地谋生的。

有些小集团因袭其旧习以游牧为生的,有些没有游牧条件而就地为农、为工而散居各地的。不过这些人大都为当地汉人官僚、政客、军阀、恶势力所把持,不是沦为农奴(佃户),就是被当奴隶买卖。史籍曾记载西晋新蔡王司马腾在任并州(山西省太原市)刺史期间利用职权逮捕很多青壮年胡人,绳捆索绑解往山东省卖给地主们做奴隶,并在华东各地设有专司买卖的奴隶市场,被卖的大多数是胡人。



徙居关内的移民良莠不齐,为盗为寇者有之,也有对于官方这种无理而挺身反抗的到处弥漫着强取豪夺烧杀泄愤的暴戾之气军阀们只知暴制暴而文官们则舞文弄墨闭门造车公元265当时文官们主徙胡出关的舆论甚嚣尘上但是当权派贵族派的政客军阀坚持其既得利益不顾国家安危而拒予考虑

氏、芜之乱

西晋泰始六年(270),盘踞在陕西、甘肃一带的鲜卑族酋长秃发树机能率众起义(其中有很多氏人参与),占据凉州(甘肃省武威市)反抗晋朝。

晋廷派侍中贾充为使持节(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都督秦州(甘肃省甘谷县)、凉州诸军事。秦州、凉州是氏族移民集中地区,他们参加了鲜卑族秃发树机能的义师,故史称为“氏羌反叛”。

西晋泰始七年(271),秃发树机能起兵的第二年,游牧在山西省北部的南匈奴右贤王刘猛也起兵反晋。当时晋廷派尚书光禄大夫何祯率军讨伐,何祯运用反间之计,使其(刘猛)左都督李恪杀了刘猛率众来降,此乱乃平。

西晋元康七年(297)氏族领袖齐万年率义军主力七万人进驻陕西省乾县西北的梁山,计划由此东进长安。

关中扶风县的氏族领袖齐万年被羌族部落推举为两族盟主,在陕西省华县(华州)自称帝号。又联合马兰山(陕西省白水县西北)羌族,于是陕西省的扶风、略阳,甘肃省的天水、武都、始平、阴平等地的氏、羌族群,纷纷起而响应。义军声势笼罩着关陇大部分地区,然后围攻甘肃省平凉市西北的泾源。

晋廷又派梁王司马彤出镇陕西、甘肃,进驻乾县东南的好畴以待敌。司马彤屡战屡败,乃向晋中央告急。是年冬十月,晋廷派安西将军夏侯骏威将军周处振威将军卢播等发兵五千增援卢播与周处平素不睦故意使周处独自出战与齐万年的义军在乾县东北的六陌地方会战

周处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和七万之众的义军在乾县六陌地方激烈战斗一天一夜。双方死伤都很惨重。义军施行地道战法、熔化铁汁浇敌战法,加之以压倒性多数施行人海战法,前仆后继,晋军弓矢、刀枪用完了而卢播的后援不至,周处战死,全军覆没。

齐万年所部氏卒不仅个个禀性刚勇,视死如归;而且都是骑兵,运动力极强,使以步兵为主力的晋军屡战屡败。而且晋军的伤亡率直线上升。晋廷害怕起来!西晋元康九年(299)晋廷再派积弩将军孟观率领一万骁勇善战的宿卫军增援,在渭河上游的武亭(故治在陕西省武功县西南,金始改称武亭)激烈战斗十余次才算击败美阳县的义师,齐万年被俘斩首。于是卢水(甘肃省武威、永昌)一带的氏胡相率投降,陕西省关陇地带才得以平定。

这次氏羌联合起义,自西晋元康六年(296)八月起兵,到元康九年(299)正月失败,历时两年多;虽然没成功,可是惨酷的战乱致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之大,对西晋朝廷的打击之大,都是难以计算的。由此更显示出氏、羌族群在关陇地区的人数之众多,势力之可怕!引起当时西晋名臣江统等上疏“徙戎”;力主把扶风、始平、京兆的氏羌族群迁回陇右(陇右道:甘肃省秦州以西,含新疆、青海部分),划阴平、武都为界。可是晋廷没有理会。

这时候另一氏族部落酋长杨茂搜,为避齐万年之乱而率领族众四千户,再占甘肃省成县西北西和县的仇池山,据险自固;同时他自称“氏王”。到齐万年败死之后,杨茂搜才接受西晋封为骠骑将军、左贤王(胡官)。从此,氏族逐渐强盛;嗣后在五胡十六国中的成汉、后凉、前秦等胡国都是氏族所建立的政权。


仇池山  仇池山一名瞿堆,又名百顷山,在甘肃省西和县城关镇南35公里处,相传古代有仇维道士炼丹于此,天然泉水十九眼,故名仇池。史家以此为氏族杨家的发祥地。


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元康六年(296),在甘肃省天水市(时称秦州)、张掖(时称雍州)一带的氏、羌部落武装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所及北方匈奴族的郝散部落有众一万多人,在山西省东南的上党(山西省长治县)与马兰山同时出兵响应。

西晋驻镇陕西省的两位方面大臣张损与欧阳建二人先后战死,丧失军事物资无法计算。

晋廷又派赵王司马伦为陕、甘军事总督都。以雍州刺史为前锋。率大军进剿:又遭羌胡夹击,几乎全军覆没。



▲点击进入出版社微店即可购买


▲点击进入出版社天猫店铺即可购买


感谢三秦出版社的老师供稿!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发布,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整理不易,欢迎您转发,点个 “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
一、蒙古史、元史、游牧民族史、中亚史、内亚史
蒙古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生平及其国内著述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
《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一部成吉思汗后裔笔下的的成吉思汗家族史学术著作!
《明代吐鲁番与“大礼议”研究》:一部研究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关系的重要著作!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
《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细读匈奴七百年 : 草原帝国的崛起与衰亡》:一部世界视野下的匈奴通史新著!
《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
《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
《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经济法律制度概论》:一部研究哈萨克斯坦法律的新著!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第一辑)》:一部丝路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丝绸、瓷器与人间天堂:马可·波罗亲历的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文明史》:一部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的伟大冒险的亲历与再现之作!
《蒙古、安多与死城哈拉浩特》:俄国西夏学家科兹洛夫的一部研究起点著作!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俄国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一部中国边疆生物学著作!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元人散曲:蒙元的新诗》:一部赏析解读元代文学的灵魂——元曲的经典通俗著作!
《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一部海洋视角下的元日关系史著作!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一部元代地方行政体制与政区变迁史著作!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一部20世纪至今阿尔泰语系研究成果的系统综述!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西夏藏传佛教研究》:一部基于文本的党项族源与藏传佛教研究著作!
《共同书写的历史:藏文史籍的中原历史记叙研究》:一部藏文史籍中的中原地区历史记叙专题研究著作!
《伊犁河流域额鲁特人托忒文文献荟萃》:一部研究卫拉特蒙古各领域的重要托忒文文献汇编!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二、欧洲史《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部中国和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潮流艺术史!《人类起源与进化:一种系统视角的认识》:一部融汇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地球生命和人类起源进化的地质学科普著作!
《人类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到现代文明》:一部介绍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发展间辩证关系的大众通俗读物!
《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一部个性十足、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部罗马帝国“理想君王”尤利安的历史形象深剖著作!
《金雀花王朝1215》:一部丹·琼斯《金雀花王朝》《空王冠》英国史姊妹篇著作!
《英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的英国社会历史的全方位通史!
《德国史10讲》:一部日本德意志学者笔下的德意志通史!
《时间与权力》: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三帝国的德意志之路与德意志君主的抉择!
《法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独特”的法国通史!
《意大利史10讲》:一部叙事明快凝练的意大利通史!
三、中东史

《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一公元1922年)》:国内首部西亚城市演进史!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一部对比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演进的新作!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国内新著好书三种!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天堂的颜色 : 火药帝国时代的祖母绿》:莫卧儿、奥斯曼、萨法维三大帝国的挚爱!《伊朗恺加王朝(1796-1926)政治经济学:社会、政治、经济及外交》:一部揭秘近代伊朗经济发展谜题的伊朗政治经济学著作!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自救与抗争!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四、中国史《中国人的历史意识》:一部日本中国史学家川胜义雄先生的中国史遗稿集!《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五、美洲史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波托西 : 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一座拉丁美洲传奇银矿城市的兴衰史!索飒《把我的心染棕》:在拉美大地上,寻找土豆和玉米的“祖先”!
六、人类文明史
《人类起源与进化:一种系统视角的认识》:一部融汇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地球生命和人类起源进化的地质学科普著作!
《人类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到现代文明》:一部介绍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发展间辩证关系的大众通俗读物!


本号目前建有  安迪肥子兀鲁思历史学游牧社群,请添加群主或管理员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域(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请直接添加号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

号主微信:qiu2826938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